五大首席把脉下一阶段经济发力点:经济恢复势头边际放缓仍需政策持续加力财经

来源:中国网   作者:叶知秋   发布时间:2022-08-17 08:11   阅读量:18542   
国家统计局最近几天发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同时,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低于预期,显示稳增长政策仍需持续加大力度 那么,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相互配合,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
 

国家统计局最近几天发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同时,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低于预期,显示稳增长政策仍需持续加大力度

那么,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相互配合,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发展呢《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共同感受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脉搏

内需复苏不明显。

7月份投资和消费增速低于市场预期7月份社会发展同比增速为2.7%,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至—6.4%,反映出当前内需回升不明显

7月份经济复苏的斜率略低于6月份这背后的原因是,7月份的疫情对经济活动和消费的干扰略大于6月份同时,6月份经济的大幅复苏在某些方面已经透支了7月份的需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从结构上看,多重因素导致目前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面临突出困难,居民消费表现相对疲弱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7月份消费数据出现下滑,增速明显弱于工业生产目前宏观经济的特点是强供给弱需求一方面,前期居民收入增速的下降正在制约当前的消费,另一方面,反复出现的疫情不仅影响了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场景,也对居民的消费信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增加,对当期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考虑到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效果的逐步释放,汽车消费仍对社会零形成一定支撑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3.6%,央行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创历史新高,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强烈,可能影响未来投资和消费恢复程度

从投资端来看,王庆预计,伴随着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启动,专项债基金支持的项目将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8月基建投资将继续加速在降息为代表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趋势短期内将有所缓解,基建投资的加速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

赵伟表示,6月份发行了近1.6万亿元地方债,但7月份基建投资仍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金落地的滞后性基建的投入或更多体现的是资金的前端,而疫情分布在很多地方,资金和项目不匹配,导致落地缓慢年中以来投资加快,使得部分中观指标有所改善,恢复速度仍然较慢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云认为,国内疫情蔓延,国际形势复杂等临时性,短期性因素对经济复苏造成了较大扰动,尤其是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了较大扰动,但宏观经济复苏的动能仍在延续。

7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量分别减少4010亿元和3191亿元,存量增速小幅回落,企业中长期信贷增长明显放缓,反映出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疲弱,需要加强政策调整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说

货币政策需要协同努力。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提振需求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重在引导和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货币政策重在保持物价稳定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两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来稳定经济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货币增量政策已经开始发力日前,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贷款便利化操作,净回收流动性2000亿元,开展20亿元7天逆回购,继续维持低操作量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下调0.1个百分点至2.0%和2.75%总量和价格工具同时调整,是当前经济复苏放缓加大逆周期调整的迫切需要连平说

连平表示,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着力促进信贷扩张,着力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支持能力和实体经济融资能力,打通从宽货币到信贷扩张的政策传导通道下半年,伴随着需求的缓慢复苏和财政支出的持续增加,央行逆回购仍可能维持较低的操作规模截至目前,今年仍有2.6万亿元MLF到期,适度缩量续做概率较大与MLF相比,RRR降准释放的资金成本更低,期限更长,调整银行资本结构的优势更大,采用RRR降准作为总量工具更为合适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是有需求和空间的有必要降低市场利率,以刺激信贷扩张和需求复苏,改善政策预期连平说

货币政策的‘推绳效应’决定了它在稳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的支持作用更大,而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会更直接赵伟表示,缺口可以通过财政和准财政手段补充,包括地方一般性财政平衡辅以转移支付,一些剩余专项债务较多的东部省份,可以通过限额内发行专项债务来补充政府资金缺口

此外,赵薇认为,政策性银行资产端没有预算硬约束,需要满足的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红线3.5个百分点以上,除资本充足率外,不受其他商业银行监管指标的限制,可以及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显然,未来财政政策也会有增量工具,不排除扩大今年专项债务额度或提前动用明年专项债务额度的可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