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干预,让“星星的孩子”远离孤独生活

来源:中新网   作者:顾晓芸   发布时间:2022-04-02 09:17   阅读量:13481   
早发现早干预,让星星的孩子远离孤独 今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孤独症日,主题为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
 

早发现早干预,让星星的孩子远离孤独

今年4月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孤独症日,主题为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今年7岁的小逸上幼儿园时,总不停地跑出教室,语言上比同龄孩子差,平时也不跟别的孩子玩小逸妈妈说,一开始没当回事,认为孩子大些就好了,但眼看与其他孩子差距越来越大,2018年11月她带小逸到几个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孤独症

根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中国孤独症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14岁以下孤独症儿童超过200万,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在今年世界孤独症日主题的解读中指出,目前我国针对孤独症群体的服务整体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偏远,农村,西部地区的服务机构数量少,早期康复服务较多,中期和后期服务较少,服务质量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等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就孤独症患者的早期筛查,医疗保障,康复干预,融合教育,就业托养等提出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雷冬竹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多部门联动,建立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孤独症患儿抢救性康复体系

研究表明,早期发现与早干预可极大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有效降低未来照料支持的需求强度,减少家庭和社会的长期负担但实际上,很多孤独症儿童由于缺乏早期常规筛查,确诊时间长导致确诊时间晚,没能尽快进入康复干预,错过最佳干预年龄小逸妈妈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之前考虑到工作和家庭经济情况,小逸确诊后一直没能进行康复干预,直到去年10月,她才在医生建议下对小逸进行有意识地康复训练,但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雷冬竹建议,为减轻孤独症家庭经济压力,应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费用纳入特病报销管理范畴,设立治疗单项报销额度或每月定额报销比例,以利于更多自闭症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外,她还认为应加大孤独症宣传,消除社会歧视,为孤独症儿童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陶稳

毛毛20岁出头,在开发区某私企担任业务经理,白天忙工作,晚上还要应酬客户,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令她常常失眠,脾胃不佳。因此,周末时她常常约一帮朋友去蹦迪,k歌,来为自己释压。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感觉自己乳房肿痛,摸上去还有几个小块块,起初她以为是胸罩不合适压迫所致,没怎么在意,但是没隔几天她发现自己乳房有点凹陷,这让她心里没了底儿,到一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她当场就傻眼了,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年纪轻轻,怎么会患上癌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