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瑞微符合科创板硬核要求嘛?头条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先轸   发布时间:2025-10-13 14:56   阅读量:9897   会员投稿
当 5G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射频前端芯片这一终端“关键器件”,正从海外企业垄断的格局向国产突破方向演进。近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昂瑞微”)披...
 

当 5G 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射频前端芯片这一终端 “关键器件”,正从海外企业垄断的格局向国产突破方向演进。近期,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昂瑞微”)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科创板,计划募集超 20 亿元用于射频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作为国内少数实现 5G 高集成度射频模组量产的企业,昂瑞微的 IPO 进程,既映射出企业自身的资本化探索,也折射出国产射频芯片产业的突围态势。从科创板上市核心要求来看,昂瑞微在技术、行业定位等维度展现出较高的匹配度,但同时也面临部分需要持续验证的问题。本文将从科创板定位契合度、科创属性表现、财务指标状况及潜在挑战等方面,对其上市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行业定位:精准契合科创板战略方向,但竞争格局仍存压力

科创板的核心定位是支持具备核心技术、行业领先地位且发展前景明确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从行业属性与战略价值来看,昂瑞微的业务布局与科创板方向存在高度契合性,但同时也需面对细分领域的激烈竞争。

 

1. 赛道匹配: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半导体领域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昂瑞微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射频 SoC 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归属于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下的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 细分赛道,这一领域是科创板明确重点支持的 “硬科技” 方向。

 

从产业政策层面,其业务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中 “信息产业” 鼓励类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的 “电子核心产业” 范畴,是国家推动 “半导体自主可控” 战略的重要环节,在产业政策层面具备上市支撑。

 

2. 战略价值与竞争现状:打破垄断但市占率仍需提升

射频前端芯片直接决定无线通信终端的信号收发能力,长期以来,全球市场被 Broadcom、Qualcomm、Skyworks 等国际巨头主导,尤其是 5G 高集成度模组 L-PAMiD,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昂瑞微通过技术突破,实现 5G L-PAMiD 模组在主流手机品牌旗舰机型的大规模应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际厂商的垄断,符合科创板 “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的底层逻辑。

 

不过,需注意的是,尽管实现了技术突破,但在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中,昂瑞微的市场份额仍相对有限。国际巨头凭借长期技术积累、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仍占据主导地位。昂瑞微要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份额,还需持续提升产品性价比与技术迭代速度,这对其后续市场拓展能力构成考验。

 

二、科创属性:研发与产业化有亮点,但研发投入需跟上业绩增长规模

科创板对企业 “科创属性” 设有明确量化指标,涵盖研发投入占比、发明专利数量、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等。从公开数据来看,昂瑞微在科创属性方面符合要求,但部分指标的可持续性与技术壁垒的稳定性仍需关注。

 

1. 研发投入:绝对值增长但占比下滑,需平衡规模与投入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属于典型的 “技术密集型” 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关键。招股书显示,2022-2024 年,昂瑞微营收从 9.23 亿元增长至 21.01 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50.88%,营收规模扩张显著;同期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 29.25%、23.38%、14.94%,2025 年 1-6 月为 16.40%。

 

从数据来看,尽管研发投入占比因营收快速增长有所下滑,但投入绝对值持续提升,且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仍高于科创板企业平均水平(根据 2024 年年报数据,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中位数为 12.6%)。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拥有 60 项发明专利(含 5 项境外专利),其中 55 项应用于主营业务,核心技术覆盖 “CMOS 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合成” 等 11 项关键技术,多项技术获 “中国芯” 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研发基础较为扎实。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维持足够的研发投入强度,避免因规模扩张导致技术投入相对不足,是昂瑞微需要应对的问题。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下滑,可能影响其长期技术迭代能力,进而削弱核心竞争力。

 

2. 技术转化:产业化成效显著,但应用场景集中度较高

科创属性的核心不仅在于 “拥有技术”,更在于 “技术能落地”。从产业化成果来看,昂瑞微的技术转化能力较为突出:射频前端芯片进入荣耀、三星、vivo、小米等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5G L-PAMiD 模组实现旗舰机型量产,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企业;射频 SoC 芯片导入阿里、拼多多、比亚迪、惠普等客户,覆盖无线键鼠、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等场景,2024 年低功耗蓝牙类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约 5.4%;此外,公司还牵头或参与 6 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技术水平获得官方认可,形成了 “研发 - 转化 - 商用” 的闭环。

 

不过,从应用场景来看,昂瑞微的产品对消费电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依赖度相对较高。2022-2024 年,来自智能手机领域的营收占比均超过80%。消费电子市场受终端需求波动、技术迭代周期等因素影响较大,若未来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滑或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营收稳定性产生影响。尽管公司已布局车载通信、卫星通信等新兴领域,但目前这些领域的营收贡献仍较低,新兴业务的拓展进度与市场反馈,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增长的多元化与抗风险能力。

 

三、财务指标:满足上市基础要求,盈利细节需持续验证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对 “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的企业设定明确财务门槛: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 5 亿元。昂瑞微的财务数据符合上市要求,同时盈利相关细节需持续关注。

 

1. 营收与市值:双达标,具备上市基础条件

2024 年,昂瑞微营收达 21.01 亿元,远超 “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 5 亿元” 的门槛,且营收复合增长率较高,体现出较强的市场认可度与产品竞争力;结合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公司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满足表决权差异安排下的科创板上市标准,在营收与市值维度具备扎实的上市基础。

 

2. 盈利状况:亏损收窄显积极信号,盈利细节需进一步明确

报告期内,昂瑞微虽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 - 2.90 亿元、-4.50 亿元、-0.65 亿元),但亏损幅度显著收窄,且出现多项积极信号:2025 年 1-6 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正至 7512.25 万元,库存管理优化,存货跌价损失持续收窄,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公司预计 2027 年实现盈亏平衡,核心假设包括销售单价维持中等水平、单位成本通过供应链优化下降、出货量随国产替代提升。从逻辑上看,假设具备合理性,但在具体细节上仍需进一步明确:例如供应链优化的具体措施与预期降本幅度、国产替代进程中出货量增长的细分客户与产品支撑等。若这些细节能在后续披露中进一步补充,将更有利于市场理解其盈利路径的可行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四、结语:国产射频替代中的优质标的,成长细节需耐心观察

从科创板上市核心要求来看,昂瑞微在行业定位、科创属性、财务指标等维度均符合要求,尤其是在突破射频芯片 “卡脖子” 技术、推动国产替代方面的成果,与科创板 “硬科技” 定位高度契合。若成功上市,公司有望借助资本市场资金,进一步加码 5G 射频模组、卫星 / 车载通信等领域研发,加速国产射频芯片的全球化进程,成为国产射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肯定其硬科技底色与成长潜力的同时,也需关注其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的节奏、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长的平衡、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盈利路径细节的落地等。这些问题并非根本性风险,而是企业成长过程中需逐步优化的方向。对于市场而言,昂瑞微是国产射频替代浪潮中的优质标的,其长期价值需结合后续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与盈利改善的实际进展,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总体而言,昂瑞微具备冲刺科创板的充分条件,其上市后的发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更将为国产射频芯片产业的升级提供重要参考,值得市场持续关注。但同时也需看到,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平衡、应用场景集中、盈利稳定性不足等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公司短期上市后的表现,更影响其长期发展潜力。对于昂瑞微而言,上市并非终点,而是应对挑战、实现突破的新起点;对于市场与投资者而言,需客观看待其在国产替代中的价值,同时理性评估其面临的风险,关注公司在技术迭代、市场拓展与盈利改善等方面的实际进展。

 

昂瑞微的 IPO 之路,是国产射频芯片产业从 “追赶到并跑” 的缩影。从科创板视角看,其在行业定位、科创属性、财务指标、公司治理上均符合要求,尤其是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上的表现,契合科创板的 “硬科技” 初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联系我们